女生有話兒

健康飲食如何幫助改善脫髮問題

現代人生活節奏快,壓力大,加上飲食習慣不均衡,脫髮問題變得越來越普遍。不論男女,當頭髮日漸稀疏、髮量減少時,不但影響外觀,亦對自信心造成打擊。其實,除了基因與荷爾蒙變化,許多造成脫髮的因素都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。透過改善飲食結構,補充頭髮所需營養,有助減緩甚至逆轉脫髮情況。

為甚麼會脫髮?

在開始調整飲食前,我們需要了解常見的脫髮原因。除了遺傳性禿髮,壓力過大、睡眠不足、缺乏運動、內分泌失調、頭皮過度清潔或護理不當,都是造成脫髮的重要因素。然而,許多人忽略了營養不均或缺乏特定營養素對毛囊的影響。當人體長期攝取不足的蛋白質、鐵質、鋅、維他命B雜及Omega-3脂肪酸時,毛囊無法正常生長頭髮,甚至進入休止期,導致掉髮增加。

a man is combing his hair with his hands

攝取蛋白質 強化髮絲基礎

頭髮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,一種由蛋白質構成的結構性蛋白,因此足夠的蛋白質攝取是頭髮健康的關鍵。建議每日攝取足量的優質蛋白質,如魚、蛋、瘦肉、豆腐、豆類及奶製品。對素食者而言,更要注意蛋白質來源是否充足。

補充鐵質與鋅 促進血液循環與毛囊修復

缺鐵性貧血是女性脫髮的常見原因之一。鐵質有助紅血球攜帶氧氣至毛囊,維持其健康運作。常見的鐵質來源包括紅肉、菠菜、黑芝麻及內臟類。鋅則對細胞修復與毛囊生長有直接關聯。建議攝取南瓜子、牡蠣、全穀類與堅果。

維他命B雜與Omega-3減少頭皮發炎

維他命B雜能促進頭髮生長,並維持頭皮健康。而Omega-3脂肪酸具抗發炎作用,有助改善頭皮血液循環,常見於深海魚、亞麻籽與核桃。

a bowl of fish next to a bottle of vitamins

健康飲食搭配正確護理

除了從內而外補充營養,外在的頭皮與髮絲護理也不容忽視。選擇適合自己的洗髮產品、避免過度染燙、減少高溫造型工具使用頻率,都是保護頭髮的關鍵。有些人會使用負離子無線直髮梳進行造型,建議選擇具恆溫設計與保濕功能的產品,減少熱傷害並維持髮絲水分。

均衡飲食是改善脫髮的第一步

脫髮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形成,也不可能立刻改善,但只要從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,循序漸進補足身體所需營養,再搭配正確的護理方式,就能為頭髮健康打下良好基礎。面對脫髮,不必焦慮,從餐桌開始,你可以改變更多。